我其實不喜歡聽演講,原本....
因為學生時代,都要去聽那一些專業知識的講題
幾個小時下來,只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老早就懂的知識,不知道,為什麼還要一直講
第二種,是原本就不懂的知識,聽了也不會懂
第三種,是懂了一點,但好像又沒有懂
工作後,開始時,會強迫自己去聽專業的演講
想要藉這樣的機會充實自己
但幾次之後,我發現,講師-邀請單位-聽講者,這怪異的三角關係
邀請單位有經費,要花掉,於是公關做給講師
講師嘛,也不怎麼珍惜,覺得這是應該的,原因是他的身份地位,不是學識
於是,把去年的資料弄一弄,再來講.....
聽的人嘛,也不怎麼想聽這麼八股的東西,沒有實際用途也不好懂
於是,三贏,就這樣來了
單位把錢花掉了
老師把錢拿走了
聽者把禮物帶走了
如果連演講的人,都不懂尊重自己,那麼,還有誰要尊重他呢?
演講的power point還有錯字!!??
這在seminar時,我看重講,剛剛好而已....
但這些講師,就這樣拿上來了,講的很開心
台下的我,既汗顏又痛心
曾經,我以為演講,就這樣了.....
但,故事,不會這樣結束的
在因緣際會之下,去聽了不是專業知識的演講
我才發現,這才是真的演講
聽一場一個半小時的演講,就好像唸了上百本的書
也好像陪講話的人,經過一場又一場的生命故事....
在自己當了解說員之後才知道
原來,最能讓人心扉惻動的,就是生命中的親歷故事
這或許和說話技巧有關,但大部份和用心及體會有更大的相關
於是乎,我不再對我之前上課打瞌睡愧疚了
我也不會認為多聽演講可以多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
上課,演講,就是要讓人聽的懂
如果像韓非,空有一身學問,但無法合理表達,那有何用?
選擇自己想聽的題目,和會講的老師,才不會踩到地雷
這是我的經驗
但題目好選,老師難擇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吧
昨天,參加了**師的慶祝大會
早上是兩場演講
有基本聽眾群了,是被動員來的
某教授在門口硬叫我進去聽
唉~好的歌聲,不會寂寞,不是嗎?
不好聽的演講,永遠是乏人問津~
我想,不是教授不懂
而是他沒有去聽過精采的演講
想當然爾,我沒進去
但這時候,又個很熱情的工作同仁,也商請我進去充人數....
我跟他說:
我~不~要~!!
我知道這樣不好,我也明白現實上有很多的東西與事情要有緩衝地帶
但,我堅持不
這不只是原則問題,而是一種好惡問題
人之患,好為人師
可以醒醒嗎?
去聽場好演講~學會當個出色的講者,你們!!
從來,我沒聽過,蔣勳,嚴長壽,侯文詠,吳淡如,張曼娟...等等的演講會需要動員
如果一場演講,講者的身份地位沒問題
但卻沒人要聽?
是聽眾沒水準
亦或是講者該檢討?
我,還是會去聽演講
但,選我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