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經意地走過這張桌子

桌上舖了緬梔花,仔細看,好像人家故意擺好的

但又找不到痕跡

番苿莉.jpg  

想起了一首宋詞~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現,兩字心重羅衣,琵琶絃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其實,腦中的詞並沒有那麼完整,依稀只記得了"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

有那麼點孤單的寂寥,或許是那時的景,讓當時的小山先生有感而發吧!

嗯,還好,我沒有,這算是一種好事

緬梔,又叫番茉莉,也叫雞蛋花,因為他開的花,有香氣,又是由外國引進,所以當時引入台灣時,又叫他番茉莉,

這裡,曾經是清富商蘇萬利的後花園,如今變成了有著歷史空間裡的校園,

看著這棵已經300多歲的前輩所落下的花朵,我會想,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呢?

引進這樣的植物的人,和種植這樣植物的人,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而無論如何,歷史終究是過去

我覺得,緬梔的樹形真的算漂亮,他不是屬於筆直往上長的大樹,而是在自己空間裡游動的吟唱詩人

隨著空間,伴著時間,朝完成自己的型,來發展,在印度,這可是一種最接近神的樹呢,

所有有關禮佛的物,一定少不了他的花,或許,在那個國度,他是被指定的使者,但在台灣,他平凡了許多

若再拿科學的放大鏡來看,他是夾竹桃科的植物,有毒,勿食用....但,沒事沒有人會餓成這樣吧,我想

 

花,落在樹下,惹人憐惜,而掉在桌上,令人驚豔

好像,落在樹下的花,淪於泥土之中,灰頭土臉,沒有尊嚴

在桌上的花,乾淨而自信,使人玩味再三

可是無論如何,他們畢竟是落花,在經過apoptosis,最終還是化回他的原始分子

有人說,外表不重要,也有人強調,沒有內在,外表是徒然

我無法為所有的說法下結論,

看著落花,我想,就好好欣賞他自然凋亡前的美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米 的頭像
    吉米

    吉米。慢慢來。

    吉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