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墾丁回服勤,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就是龍坑
但我想,大部份的遊客都不怎麼愛這
原因不外乎,太遠,太熱,還有太無趣!
龍坑的地名由來,並非來自龍居住的地方,是台語"攏空(都是洞)"而來
這裡是管制區,沒有申請不得入內,然而,這裡的公務人員,有太多的理由,讓行政怠惰和管制放水
所以,在我看來,只有很守秩序的小老百姓們,才要上網申請,至於其他嘛....嗯,點到為止囉~
龍坑是目前台灣還繼續維持風化的地質景觀,也格外的珍貴,
可能有人不懂,為什麼繼續風化的地形,有什麼好保護的,如果是這樣
那壞掉的老房子,繼續漏水也是一種美囉?
這有點雷同,只是這種珊瑚礁的地形,經過大自然的敲打和改造後,變的更有屬於他的味道
從管制站走到棧道,大約要25-45分鐘不等,這個數據差異顯然有點大,但的確是如此
一條道路,雖然景觀和路程都固定,但走路時的心情,是隨著人而定
只要用心,隨時都會有驚喜,或是出來散步的圓軸蟹,還是在樹上休息的大頭蛇
濱海的植物也特別有趣,很像一件小小的擺飾品,放在這大自然的櫥窗,令人不禁想把玩再三
蔓荊的花很可愛,而他的葉和果實都有特殊的香氣,我很喜歡走著走著,在這太大陽下,佇足看著他們
聞聞他的味道,看看這樣的天空,呼吸這種帶著海味的空氣,馬鞍藤,土丁桂,蔓荊等,都長在濱海的烈日下
但不會讓我們感受到可憐,他們不會焦頭土臉,也不會感受到他們對於水的貪婪,因為他們總是瘦瘦小小,
告訴 我們人類,夠用,就好,他們的花不賣弄,只是點綴在大自然中,告訴小蝶們,如果你們有需要,歡迎過來
是如此的低調,卻又小巧地叫人歡喜
草海桐的半月花也開了
想著那些日子的夜,還有那纏綿悱惻的思念
而如今,這相思中的圓,只成了那一半的月
問世間,情為何物呢?
濱海棧道中,遠離了哀傷,也革去了浪漫的情懷
在這個地方,感受到的,是一股又一股的生命力
我喜歡用這樣的視界去看這堅韌的大地
也喜歡這樣的天空
站上高台,遠跳,山,海,裙礁
放空的我,頓時間,忘了還有什麼可以不愉快的,在大自然的腳下,也忘了還要爭什麼
只可惜,美景在前,想看的人並不多,因為心被吵雜了,被身體的不快所困,所以盲目
在海天一色的同時,多數人想要去看透這樣的美,找出那無解的交叉點,誰說,要一定要看清楚?
理性追求真理,而感性只講當下的道理,多數的科學人,總在所有的證據下說份到其處的話,
矇矓時有灰調的美,而美是一種身,心,靈的感受,無法佐以科學數據
龍坑,一年四季都有他的美,春的翠,夏的綠,秋的瑟,冬的寂....
由入口到棧道高台,就好像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像是由老年邁入精采的青壯年
這是不是一場精采的電影,而是一幕人生的縮影
因為,你不知道,你的下一顆巧克力,會是什麼口味....
而你的心,會告訴你.....